
智能化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大显身手”。
一株株秧苗整齐插入田中。
通过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掌握水稻的生长。
雨湖新闻网讯(记者 刘雄)眼下正值水稻插秧时节,4月25日,在雨湖区姜畲镇青亭村的智慧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的稻田里,智能化的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大显身手”,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
在水稻田里,一台搭载了最新北斗导航驾驶系统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正按照系统规划的最优路线,进行精准地插秧作业。随着无人驾驶插秧机不停地来回行驶,一株株秧苗整齐地被插入稻田里。2022年,湘潭市运和、平耕、新马三家农机合作社,在雨湖区姜畲镇青亭村建设了215亩智慧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各种高科技在示范基地大显身手,让耕种省时、省工、更高效。
“常规的插秧机至少需要两个人,一个人开机器,另外一个人上秧苗,我们今年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增加了辅助驾驶系统,只需一人放秧,基本无需驾驶员,节约了人工成本。而且和普通插秧机不同的是,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应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人员只需要在智能遥控装置上提前设置好秧田的出发点和转弯点,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就可以做到自动规划插秧路径、自动升降、调头和转弯,保障作业全程安全。”平耕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周军辉说,“过去纯靠人工插秧,一天最多插一亩地,有了智慧农机助力,至少可插50亩。”智能插秧机推广工作人员李晓军说。
同时,通过在水稻田中建设10个视频监控、14个水位水质监测站、1个多功能气象监测站,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位水质数据、土壤PH数据,以及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环境数据实时上传至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让生产者可以准确掌握水稻的生长环境变化及作物长势状态,从而制定出精准的生产策略。可以帮助生产者有效地提高产量、减轻工作量。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雨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通过智慧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的打造,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加快实现雨湖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责编:陈娟
来源:雨湖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